查看原文
其他

极目新闻满达:直击现场——坍塌与重塑 | 记者在震区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8-16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中国记者前往一线震区跟进报道,产出一篇篇优秀的报道。在寒冷、余震和冲突中,记者们及时地记录土耳其地震受灾情况,详实地呈现灾区救援过程,直面灾难与伤痛,撰写历史的初稿。

「深度训练营」对话了部分参与此次土耳其地震报道的记者,了解他们在震区的见闻,还原报道产生的过程,在与一线记者的对话中重新抵达现场,追寻新闻的深度,感受人文关怀。

土耳其地震发生后,国内多家媒体派遣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报道。极目新闻特派记者满达随蓝天救援队到达土耳其马拉蒂亚和阿德亚曼地震灾区,用镜头记录下灾区现场。我们与满达老师对话,听他讲述在土耳其的生活状态、思考感动以及地震报道的操作方法。
以下内容整理自受访记者口述:

我平时主要是做国际新闻,所以土耳其地震发生后,我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个事情。

此前全球多地都发生过地震,震级比较高的也不少,大部分地震的伤亡都没有土耳其这次惨重。加上我们此前也没有去过国外做震区的报道,所以我们只是做好了常规的编译和连线采访等工作,但并未决定要去土耳其现场采访。

一开始土耳其统计的死亡人数不是特别多,和叙利亚统计的也差不多。后来随着统计的死伤人数越来越多,我们才意识到,这应该是近年来全球死伤比较惨重的地震。土耳其10个省都已经受到地震波及,很多城市受到的影响都比较大;同时还有人口密度和建筑质量的原因,所以死伤人数比较多。再加上中国有多支救援力量陆续赶赴土耳其参与救援,我们最终就决定随蓝天救援队一起去采访。

土耳其地震是2023年2月6日发生的。我接到采访任务是在2月7日下午3点半左右。我就马上去土耳其领事馆的官网上办理电子签证,我的同事帮我去联系处理机票的事情。我们是随蓝天救援队一同前往。考虑到安全等因素,我们初定的计划是到了土耳其后,一路跟随救援队的行动轨迹。有了这方面的保障,我们省去了一些顾虑,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备好前往土耳其震区。

接到任务当天,我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查一下我们去的地方是什么位置,离伊斯坦布尔有多远;万一我们到了伊斯坦布尔以后,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和救援队员一起去,那我们该怎么去到震区。

因为我也不知道抵达震区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还是带了一些干粮,虽然没有派上用场。也考虑过带一个睡袋,因为时间比较赶,所以最后没有带,但这方面准备一下会更好。准备了一点美元现金,因为那边可能手机支付或者信用卡支付不是太方便。实际上震区部分城市有些小卖部陆续营业了,还是可以用信用卡支付的,但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几乎都瘫痪了。

我们原定是北京时间2月8日下午3点半的飞机。因为飞机晚点,到了晚上8点才走,飞伊斯坦布尔,大概飞了10个小时。我们到伊斯坦布尔机场的时间是凌晨1点(北京时间上午6点),原以为会有一个休整,再安排怎么去震区。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在机场等候,凌晨3点多就坐飞机前往马拉蒂亚,这也是受地震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城市。到了马拉蒂亚是凌晨5点多(北京时间上午10点多),天还没亮的样子。从出发到抵达震区,大概经历了19个小时。

我们从马拉蒂亚机场,先是到当地安排蓝天救援队驻扎的一个营地,原先是当地的一个职业技校。整个路程有点远,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马拉蒂亚主要的问题是大量建筑物倒塌,但主要道路的情况还好,并不影响通行。没有那种我们印象中地震以后道路或桥梁完全断裂的问题。

地震中失去房子的孩子等待政府安排前往其它城市

到达震区以后,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睡眠

我从国内坐飞机到土耳其的时候,因为飞行时间长达10个小时,所以能睡一个比较完整的觉;但是到达土耳其之后,睡眠时间就被急剧压缩了。我们凌晨1点到的伊斯坦布尔,接着凌晨3点乘飞机前往马拉蒂亚,凌晨5点多到达那边,期间只能在飞机上稍微眯一会。到马拉蒂亚之后,我们也没有直接去营地,而是等待蓝天救援队准备物资,直到天亮才出发。这整整一个晚上,我们几乎是没有休息的。到了营地以后,我们的行李都还没来得及放,就随先锋队乘车去了救援现场。

现场是一栋坍塌的6层居民楼,有人被困在里面。我们到达的时候是当地时间上午八九点,一直在救援现场坚持到次日凌晨两三点。这一整天的时间,我们就待在这里。一开始我们还乐观地认为到了深夜的时候可能会撤离或换人,但是因为那里似乎被生命探测仪探测出了生命迹象,所以他们一直坚持到了凌晨两三点。

记者满达在地震现场

此外,我们还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电量不足。在现场,有一辆当地的救护车在待命,这上面可以充电,我们在手机没有电的时候就请他们帮忙充了一会。但是就算如此,我们所有的设备、手机、充电宝,也几乎都没电了。因为我们没有手机就没法开展工作,而我们第二天又要继续工作,所以我们都很焦虑。于是,到了凌晨3点多的时候,终于有辆车把我们记者和部分救援队员先送回营地休整。

这就是我们在土耳其的第一天。

我们在马拉蒂亚的营地条件还算不错,没有用到睡袋。第一天回到营地以后,用多余的棉被在地上打了地铺,睡了一两个小时。我清楚地记得清晨起来的时候还感受到了轻微的余震。起床之后,我们在营地吃了统一供应的早餐。在土耳其震区,每个救援点都会有志愿者,他们会准备土耳其当地的一种土豆和薄荷做成的汤,或者面包一类的干粮,还有一些现场煮的红茶等食物。如果你稍微饿了,可以吃一点。因为我们都是处于救援的状态,所以一般不会准时一日三餐,只能是谁饿了就吃一点东西。

离开营地之后,我们继续跟随救援队在马拉蒂亚进行救援。这一天的搜救结束得早一些,大概傍晚7点就结束了。但因为有一部分蓝天救援队员要赶往阿德亚曼继续工作,所以尽管8点多就回到了营地,我们也没时间休息,而是立刻收拾行李,晚上9点多又开始连夜赶路。

凌晨4点左右,我们到了阿德亚曼。救援队员在和当地政府对接工作,我们就在车里面等着,一直等到了天亮。这一个晚上我们又是没有睡觉的,就是在车上眯一会。到了清晨,我们又随一支队伍前往阿德亚曼省内一个名叫贝斯尼的小城市救援,直到次日凌晨才返回阿德亚曼市区。

孩子在帐篷附近踢球

我们从马拉蒂亚离开的时候,把被子留给了后面要来马拉蒂亚救援的队员,所以我们到阿德亚曼的这一天是没有带被子的。有的救援队员带了睡袋,但因为昼夜温差大,睡袋还是有点单薄。

那天凌晨我们准备从贝斯尼撤离的时候,当地的土耳其大兵听说我们缺被子,就将多余的分给了我们,我们用完把它们给有需要的人就可以。

从贝斯尼驱车1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驻扎营地,位于政府大院里面一栋办公楼。我们的营地在第三层,受地震影响,墙壁都已经严重开裂了。阿德亚曼的受灾情况会比马拉蒂亚更严重。马拉蒂亚可能只是部分的建筑倒塌,有很多居民楼都是没有倒的;但是在阿德亚曼,站在省政府楼往外看,所见之处只要是民房都是倒塌的,一片废墟。所以我们住的这里虽然也有很多开裂的地方,但是能够坚挺下来,至少说明它应该已经遭受过两次强震的考验,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安全的。

我们打地铺躺下来的时候,已是凌晨两三点。阿德亚曼到了晚上是特别冷的,虽然我们住在办公室,有空调供暖,但到了下半夜的时候,空调就慢慢没有用了,还是很冷。

第三天上午,我们跟着救援队在离省政府大概开车十分钟左右的地方进行救援,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当时救援还没结束,我们就步行了大概二三十分钟回到营地。这一晚上休息得比较好,大概到11点多的时候我们就休息了。其他的时候都是没有怎么睡觉的,只能是打个盹。

除了睡眠,我遇到的第二个比较大的困难就是流量的问题。

我们本想在伊斯坦布尔机场买一个当地的手机卡,但是还没有出机场,就直接转机去了马拉蒂亚,所以我们没有机会在伊斯坦布尔买卡。这就导致我们后面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虽然我们开通了国际漫游服务(国际漫游是指蜂窝移动电话的用户在离开本国归属网络时,仍可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其他网络继续使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讯),但是它每天只有1个G的流量,一旦超过1个G,网络速度就非常慢。不但没法直播,传视频也要传很久。一些比较有经验的救援队员带了很多张手机卡,借了一张多余的卡给我们,我们这才能继续工作。虽然增加了1个G,但流量相对而言还是很有限。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你没有办当地卡的话,一定要多带几张手机卡,这样流量才足够

我们的报道重心是直播和短视频报道,来到灾区现场,我们先了解情况,优先做直播。直播就是首先把救援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比如带了什么工具,采访一下救援组的负责人目前是个什么情况、要准备怎么救援。我们会和当地人员或救援队员聊天获取一些信息,看看有没有特殊的值得报道的点,在直播的时候呈现一些细节。一开始的计划主要是跟随救援队展开直播,如果有特殊的故事,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比如在阿德亚曼下属的小城市贝尼斯,这个地方受灾比较严重,当时很多人被埋在了里面,一开始我们是根据这个情况做比较常规的直播。做完直播以后,有一个英国小女孩过来哭着求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进行搜救。他们家很早就移民到了英国,妈妈回来参加外公的葬礼,结果妈妈和姨妈、外婆被埋在了一起。她和爸爸从英国威尔士赶回来的时候,曾经有人说她外婆家那个位置有搜救犬叫了几声,她觉得自己亲人有生还可能,就来求救援队用生命探测仪再测一下。了解到这个事情以后,我们就临时调整做了一场以英国女孩为主题的直播。但遗憾的是,后来搜救员尝试了很多次,还是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

第二天,我们去阿德亚曼市区做了直播,我们跟随他们配备有生命探测仪的小分队去各个地方进行搜救的时候,了解到有一个被困了很久的女性。后来搜救人员去喊的时候,她有回应,我们就非常兴奋,终于碰到了一个生还的人了,就做了一场直播,记录她从废墟里被救出来的情形。

在直播的时候,我们会有意识去避开直接去拍遇难者的镜头。到达现场第二天,我目击了救援队队员将一名女性遇难者从废墟里面抬出来的情况。我们在直播的时候就只是突出救援,当她的遗体要抬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把镜头切换到其它场景。当时我同事在举着直播的手机,她就转到其它的方位。我看到救援队员用裹尸袋把遗体裹起来,再抬着离开废墟。这时候是可以拍的,因为她的遗体已经被遮住了。

包括刚刚说到的生还的女性,当时救援人员示意大家也不要欢呼,以免对她造成影响。我们也是确认她生还后,才决定拍摄她被救出来的那一幕。

我们在现场会听工作人员的指挥在现场,使用生命探测仪时,救援队员会吹哨子,让大家都蹲地,实际上是为了让我们保持安静。大家都统一蹲着,包括旁边的马路上过往的车辆也会停下来。这时候生命探测仪再去探测,或者有时候搜救队员向里面喊,看能不能听到回音,防止干扰探测。等测试弄完以后,救援队员再吹哨子,说:“我们可以了。”我们就可以站起来,旁边马路上的车辆也继续通行。大家都很默契地在遵守这样一个规则。

蓝天救援队队员和当地救援人员一起将遇难者遗体送离废墟

除此之外,我们会做一些短视频的报道,主要是通过现场观察。比如第一天去到现场,我们等到了凌晨两三点才离开,我们发现有一家五口被困在里面。他们第一次地震时跑出来了,但是可能因为怕冷,还是回去了。隔了9个小时第二次地震,结果就被埋在了里面。另外还有一个90岁的老奶奶,她也是一开始就不愿意出来,第一次地震时她居住的六层居民楼没倒,她就没出来,结果第二次地震就被困在里面了。她的一些亲戚每天晚上都会守在这边等待消息,我们就跟他们一起烤着火聊天,根据这些内容拍摄短视频。

后方的记者会在各个蓝天救援队群里面搜寻新闻线索。救援队队员会在群里把一些他们当天遇到的事情分享出来,我们后方记者也会跟进报道。

Q:您觉得这一次采访和之前您做的天津港大爆炸的采访,在整体上会有一些什么不同?  

A我觉得传播形式发生变化,因为当时还没有抖音,没有直播和短视频,传播形式没这么丰富。当时更注重于发报纸,每天预留几个版面,我们需要根据这个版面有针对性地去寻找选题。那个时候有时间进行采访,也不一定要赶快讯,更多时间是花在稿子的准备上。但现在前方的时间比较紧张,要承担多个任务,比如直播、拍短视频,同时还要参与文字报道。记者承担的任务更多了,也更注重时效性。我们也不可能再像很多年以前一样,等所有采访完了,再去发布报道,这已经不符合现在的传播规律了。

另外,因为我们当时的定位是湖北媒体(楚天都市报),我们会更多地去关注到一个湖北群,比如当时有一些在天津务工的湖北人,他们被安置在一个学校里面,我们去采访他们过得怎么样。当时我们更注重本土元素,但是现在我们是一个全国性的媒体平台,题材方面就没有那么多限制。

Q:在做这样类似的突发性报道或者灾难性报道的时候,您觉得需要注意的点有什么?

A:第一,要充分尊重当地的习俗,尊重逝者是第一位的比如刚刚说到的遇难者遗体,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方面,播出后可能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也可能会受到国内观众的批评。
第二,要注意充分保障自己的安全。比如我们在直播的时候,如果是在离废墟比较近的地方,甚至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上到那个废墟上,我们是要戴好安全帽、做好安全措施的。一方面不仅仅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因为我们要直播,要出现在镜头里面,安全措施是必备的,相当于做好安全提示,告诉观众到这个地方是要注意安全的。

第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到国外采访,还是要充分了解一下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饮食情况、住宿情况等。我出发前查了一下当地的温度,特意带了一件很厚的羽绒服。后来实践证明,我带的那件羽绒服还是足够保暖的。在这方面提前做一些准备,直播的时候也会更从容一点,尽可能多地掌握土耳其当地的知识,在报道时也能丰富内容。

另外就是相关物资的准备。我们这次去的地方大多数是城市,有很多志愿者提供食物。但如果去的地方没有类似的物资保障,是需要提前准备干粮的。另外带睡袋也是有必要的。这次我们运气比较好,到了阿德亚曼以后,有人借一些棉被和毯子给我们。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只能在蹭着空调的情况下和衣而睡了。总而言之,多准备点物资总是没错的。

Q:您觉得这次报道有什么遗憾吗?

A:遗憾是有的。我们本来计划撤回伊斯坦布尔之前,坐车去加济安泰普,这个地方离震中更近,里面的文物遗迹受损更严重。但因为没有直接去那里的车,我们就只能选择坐大巴去首都安卡拉。
总体来说我们整个行程时间上还是比较赶的,我们在震区大概五天,主要是随救援队员到了两个城市,其他的一些地方也没有去。整个流程还是跟着救援队在走,没有深入地接触和了解当地人,也没有去感受更多的生活场景,还是有点遗憾。

跟着救援队进行采访,安全上、生活上会更有保障,一手素材也会更多,但是跟土耳其当地的人接触不多。除了在救援点现场附近跟人接触,没有机会去一些偏远的地区采访,所以这方面的素材会少一些。如果时间再从容一点,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除了这两个城市,其他受灾的城市再去看一下,可能对整个土耳其地震会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记者

-END-

统筹 | 刘淑欣作者 | 刘芸丽 梁   栋 刘欣然

编辑丨刘淑欣

值班编辑 | 温泓烨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抓住为生命激动的瞬间丨记者在震区

[2]一半灵魂在震区,一半灵魂在伊斯坦布尔丨记者在震区

[3]《凤凰周刊》陈龙:对土耳其地震报道,我内心充满遗憾|记者在震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